做守護生態的衛士,建設綠色中國
作者:李海晗
4月20日下午,正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牛背梁*自然保護區,了解秦嶺生態保護工作情況,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后,在陜西當干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p>
秦嶺是中華文明腹地的一道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功能,守護好秦嶺生態安全的意義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秦嶺違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問題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先后六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足見他對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視。
早在2013年11月,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睂η貛X和祁連山等地的生態環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態度堅決、親力親為。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鄙鷳B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文明的興衰演替。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就難以持續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社會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人民健康水平、公共衛生、安居樂業等社會建設內容無不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
建設好我們的綠色中國,需要全黨全社會的配合,需要從上到下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清晰認識和充分執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各級黨員干部應當充分吸取秦嶺違建的教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充分重視生態發展,學會當好綠色的“守護神”,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根植在腦海中、踐行在行動中、運用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努力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辈徽撌侨嗣駥γ篮蒙畹南蛲?,還是經濟社會的奮力前行,都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逐漸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未來,也應把生態文明根植于心,讓綠水青山常在,造福人民群眾,也為世界生態安全做出貢獻。(李海晗)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